李定军和王楠心中满足,有了这次真诚的对话,比其他的什么都要来得好。
“领导,我们预计十份拷贝,上映当天同期播放。”
“少了,多点儿没关系的,这件事我去说。”
胶片时代的电影没有数字时代便捷,一份拷贝就是一份电影,就是一家影院的影单,底片一毁什么都没了。
作为出品片的北影厂,自然是希望拷贝越多越好,可毕竟成本摆在这里。
现在有领导作保,他们就成彻底放心。
“这个时期啊,我们的电影行业刚刚起步,就缺乏你们这样的新思想,需要碰撞,才能生产出好的故事。”
有了这份勉励,三人心里踏实。
但这话更多的是对杨利民说的,毕竟《前夜》是出自于他手,这属于年轻一代的新潮思想。
杨利民谦虚之余,也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领导,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定一个时间,请一些媒体朋友先领先于上映时间观看电影,这个首映礼,目的是为了便于后期的宣传,您觉得怎么样?”
电影想要卖得好,宣传少不了。
时代的局限导致现时期只有纸媒作为宣传途径,收音机能有多少?
首映礼在数字电影时期并不罕见,可目前国内基本还没有这个概念。
“据我所知,国内的电影市场,已经在开始在开始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
“虽然我们自有国情在此,制度也不一样,可别人有好的东西,我认为还是值得学习的。”
他不想做什么电影行业的推动者,但毕竟挂了自己的名,多努力一把也是好的。
这件事之前和李定军、王楠提过,他们觉得意义不大,也就没说。
现在杨利民开了这个口,两人对视一眼,倒也配合。
“小杨你啊,是挺会给人创造惊喜的。”
领导笑着望去,仔细想想,其实也有道理。
既然《前夜》有打破常规的尝试,理应支持。
“我答应了,具体怎么做,你们比我更清楚,自己看着来,把握好尺度。”
“您放心,一定一定。”
三人在此和领导面对面交流了小半小时,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识趣的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