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战争结束后,不仅北非,整个欧洲都需要重建。
很多俘虏都很年轻,没有一技之长,他们战后肯定会退伍,失去本来就微薄的收入来源,到时候他们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别说养家糊口,养活自己都成问题。
和军人相比,建筑工人是个不错的职业,不需要太高深的学历,也不需要长时间培训,如果能在战俘营学会操作工程机械,或者是学会某种技术活,那更等同于预定了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
所以南部非洲管理的战俘,工作积极也就可以理解了。
对于英国人来说,南部非洲财团在地中海范围内加大投资,肯定会影响到英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度。
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呢,南部非洲已经开始拉拢人心。
这种情况如果不尽快改变,那等战争结束后,搞不好整个地中海都会成为南部非洲的势力范围,这是英国政府无法接受的。
“为什么一定要争取意大利加入盟军阵营呢?难道我们还要像上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给与意大利胜利国身份,让意大利参与到胜利果实的分配中?”巴顿对策反意大利没多大兴趣,这简直就是姑息养奸。
“如果意大利退出战争,或者是加入到我们的阵营,能够减少我们的伤亡,那么我们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亚历山大悲天悯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英国政府已经几乎达到极限,无以为继。
英国就算家底子再厚,也经不起这样折腾。
上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要了英国半条命,将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
现在世界大战还没结束呢,英国从南部非洲和美国借的钱已经折合百亿兰特以上,这些钱可都不是免费的,利息还相当高,就算英国政府制定周密的还款计划,连本带息也得还几十上百年。
这就让英国人很不满了。
英国对抗德国,本质上肯定是为了维护英国利益。
英国人却扯虎皮唱大戏,把对抗德国形容成正义对抗邪恶,以一己之力维护人类最后一束文明之火,将德国的扩张扼杀在欧洲范围内,自己把自己都感动的不得了。
所以英国现在迫切希望结束战争,哪怕为此放弃一些利益,再不弃车保帅的话,英国的损失会越来越大,即便德国和俄罗斯两败俱伤,英国的国际地位也会被南部非洲和美国取代。
到时候英国空有一个战胜国的名义,什么都不剩。
“不,对敌人的软弱,就是对自己的惩罚。”巴顿态度坚定,你说不想打就不打,那还要我们干什么。
回到交换俘虏这个问题上,巴顿也真的认为没有必要。
英国被俘虏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印度人,就算换回来也没多大用处。
把意大利人放回去,万一巴多格里奥反悔怎么办?
所以就算交换,现在也不是时候。
亚历山大和巴顿充分交换意见的时候,胖光头被送到罗马东北部120公里的大萨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