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老国营餐馆,原本有三十几人。但他们的工作效率,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还不如现在餐厅五个人干出来的。
如果要找借口,当然会有很多。比如员工一天的工资是多少;肉菜的成本是多少;煤球多少钱一吨,几天要烧完等等。
可这都是明面上的。至于偷拿损耗、怠工偷懒,那又是一笔难以算清的账。
观念的改变是最难的,的确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
以后来的张瑞敏来说,带领那家小电器厂振作起来,也是费尽了心机、心血。
“不能在车间大小便”,这是他上任之后的几把火之一。
可想而知吃大锅饭这种现象,给几代人的思想里,留下来怠惰的习惯。
好在餐馆里的人,都与郑晓宝相识多年,也都曾经得到过他不同角度的帮助。
大家伙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企业好了,放进口袋里可以拿回去的工资,就会更多。而这个工作的机会,也就更稳定。
餐馆里,每天都会有不同工龄的大厨,每天都会有靓丽的女孩子来应聘呢。
现在店里的工作人员,岂能没有危机感?!
店里的业务进展得顺利,郑晓宝的文化公司,不用说也知道,做得也是风生水起。
冉秋水呢?郑晓宝的这个大宝贝,再为两人诞下一名男婴,起名郑欣乐。
“这是要当音乐家吗?”冉秋水抱着儿子,笑眯眯地问。
“一切皆有可能。”郑晓宝拥着娇妻爱子,旁边是两岁的女儿郑欣怡,“只要有你,有你们在一起,我的人生就有了意义。”
听着这诗一般的话,冉秋水简直感动得热泪盈眶:“晓宝,你说反了,这话应该是我说才对。我遇到了你,觉得好幸运啊。”
别多说,说了就是嘴对嘴稳住。
郑晓宝事业开展得顺利,先通过陈建平的关系,买了一辆伏尔加开着。
开车回到榆树胡同,他像是凯旋的英雄一般,得到了人们的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