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夏风云

这还仅仅是西夏全局考虑,放在西夏贵族一家之中,失去了最有前途的继承者,余下的子孙良莠不齐,又没有继承人那种无可置疑的身份和地位,以及压倒性的部族支持,各家都会上演一场争夺家产部族的好戏。

也正因为这一点,西夏部族和皇族之间离心离德,要不是李谅祚多年的威慑力,恐怕国中早就已经烽火连天,不知道几人造反,几人称王。

年事已高的李谅祚劳心劳力,甚至一度想着把皇位传给他和辽国公主所生的儿子李秉赐算了,毕竟这也是自己的儿子,让他当西夏国主,还能得到辽国的支持,说不定能够压制住国内部族的反扑。

也许是李谅祚运气太好,没过多久,失去正统继承人的各部落纷纷发生了争夺继承人的明争暗斗,李谅祚不愧是真正的平衡大师,一手大棒,一手拉拢,将这不利的局面扭转过来,甚至他心里还在庆幸,幸亏这一次袭扰大宋,西夏国内都认为势在必得,将自家最有前途的继承人派了出去,留下了的都是一帮没有绝对优势之人。

为了夺得部族的继承权,再一次选择了依靠皇族和西夏朝廷支持。让李谅祚出人意料,或者是水到渠成的又一次控制了局面。

自家事自家明白,李谅祚心里十分清楚,若是给他几年时间,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西夏国内说不定比以前更加安稳,但可惜的是,李谅祚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体撑不了多长时间。

如果李谅祚一旦去世,皇族发生内乱,自顾不暇,又何以支持急需外部力量稳固继承人地位的各家子弟,说不定自己那些旁支兄弟叔伯,就会如同各大部族一样,觊觎西夏国主之外,无论是自己嫡出的儿子李秉常,还是有着辽国皇室血脉,自己打心眼里不愿意传位于他的太子李秉赐,年纪幼小的他们,又怎么会是自己那帮狼子野心的叔伯兄弟的对手。

退一万步讲,要是李谅祚身体健康,他还可以提前铲除隐患,但是,现在西夏国内部族尚且不太安分,皇族自己在自相残杀,日后西夏,可就真不是嵬名一族说了算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从大宋归来的另一个让李谅祚视为左膀右臂的汉官归来,给了李谅祚选择的余地。

是的,此人正是在大宋搅风搅雨的元长生,实际上乃是盛长槐之前的旧识,蜀州学子,白莲教余孽方天化,字长生。

说起来,这方天化确实也是真才实学,投奔西夏之后,不到一年时间,便连续通过西夏县试,乡试和殿试,成为西夏第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因此被李谅祚看做是另一个张元,不,在李谅祚心里,甚至把方天化看的更加重要,认为他的才华不弱于大宋的状元,将来的成就或许会和大宋名传青史的相公们相提并论。

无他,无论是方天化在科举中的策论,还是方天化面圣之时的对答,对于李谅祚而言,都已经超过了李谅祚印象中西夏朝堂中的所有汉官。

尤其是在用间一道上,方天化屡屡有惊人之语,也就是李谅祚不知道方天化的身份,没办法,方天化进入西夏之后改头换面,以方天佑之名参加科举考试,而且非常奇怪的是,西夏官府档案里面,方天化,不,应该是方天佑,乃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夏汉人。

要是他知道,就不会觉得奇怪,像白莲教这种组织,发展暗线,私下搞鬼的手段,自然不同寻常,和之前李谅祚认知里面的用间之道天差地别。

最让李谅祚放心的就是,方天佑放弃了西夏的高官厚禄,亲入大宋都城,以身犯险,挑起大宋内乱,让西夏在秦风路大败之后得到了喘息之机,更是证明了他对皇家的忠心。

在李谅祚心里,像方天佑这种忠心耿耿,出身西夏富裕之家,土生土长的汉人,而且和大宋有着血海深仇的天纵之才(西夏官府档案的记载),是他托孤的不二人选。

用李谅祚对梁皇后的话来说。

“朕得药师(方天佑现在的字),如同汉昭烈帝得孔明,朕只恨药师迟生,要不然,或许真可以重现汉末之时,三足鼎立的局面。不过,朕得药师正如其名,乃是上天庇佑,以药师的忠心,定可以如蜀汉孔明一般,对皇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朕死后,你可让秉常认其为亚父,以收其心,真相信,以皇后的手段,定可以成就皇儿和药师的一段美名。”

对于梁皇后,李谅祚有着超于常理的了解,要知道,以李谅祚这种人,又岂能看不出自己心爱的皇后乃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在自家嫡子年幼之时,有这样一个有野心,有手段的太后,哪怕李谅祚自己对方天佑看走了眼,自家皇后也能和方天佑抗衡一二。

说实在话,无论是大国小国,作为一国之主,哪有什么毫无保留的信任,李谅祚当然不会是例外,对于他而言,所有的谋划,全都是平衡二字,比起大宋刚刚去世的先帝而言,李谅祚的手段不知道高了多少倍,这其实也能理解,能够利用舅舅谋夺皇位,又反手镇压母族的人物,又岂是大宋先帝那种野路子出身能比的,李谅祚,老端水大师了,放在后世,绝对是个大名鼎鼎的老六。

方天佑的归来,让西夏百官,各大部族,皇族宗室,见识了什么叫做火箭一般的升官速度。

刚刚回到西夏的方天佑,先奉命接管名存实亡的铁鹞子,和拱卫皇家的中央侍卫军整合,又从擒生军中挑选精锐,重整为神武军,虽然只有一万人,但却是西夏唯一具备重骑兵和轻骑兵,甚至配备了神臂弩这种神兵利器的军队。

紧接着,方天佑之前的文职乃是翰林,直接火线提拔为翰林学士,成为西夏唯一明面上身兼文武二职官员,虽然西夏实权部族头人担任文职的不少见,但明面上的只有这一个。

没过多久,又赐方天佑太子太师,升为兵部尚书,要知道,哪怕是名义上比方天佑高一级的汉相,也没有太子三师的殊荣,实际上汉相在西夏只不过是品级高半分,反倒是兵部尚书的权利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