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3章 有种芋头叫芭蕉芋

眼神对上后两拨人还唠嗑了,车里问挖啥啊,那玩意有几分像芋头。

人家回就是芋头,本地的焦芋,回头拿来做凉粉。

都是地里刨食的,老牛家女人们就觉得话不对。

海岛也到处是芋头。

为了吃饱饭,以前只要能磨成粉的都试验过了。

芋头很难成粉,因为很难沉淀,也就只有先蒸熟,然后再晒干水分,最后洗粉,这样才能沉淀,但是出粉率也很低,还不如直接吃了。

人家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哪能受得了质疑啊,信誓旦旦的表示焦芋就是能出粉,一百斤左右出五斤粉吧,挖一天能吃两顿。

话落两拨人都沉默了,就这出粉率想啥呢!

小司机今儿的任务就是送老牛家去坐火车,车票没买也就不赶,直接就把车停下了,问买特产么,西市的芋头杠杠的,虽不是这品种,但没吃过就能当特产,妥妥的。

这种焦芋是好东西,花还能吸蜜,叶子能当喇叭吹,等冬天的时候干的焦芋叶子能拿来做毽子。

几个当妈的就上心了,要不整点回去给孩子们看个新鲜?

本地老乡热情,说焦芋的叶子水烫一下还能包粑粑,就算不做粉,薯拿来烤熟也好吃

徐春娇想想挖一颗芭蕉芋回去种,客客气气的问人家卖不卖。

这个生产队的社员笑呵呵的要什么钱,遍地都是的呦,平日里自家吃的,也是猪吃的,又兴致勃勃的问海岛没有啊?

海岛可能有,但至少先锋生产队周边没瞧见过。

人家一听就倍儿自豪,叨叨把教育都是冬天到早春的时候收获,她们来得巧刚好收最后一批,想种回去就能种了。

这个生产队的农业技术员就带着徐春娇,喊着一定给找个好苗子。

徐春娇就起来了七八分钟,再回来时三个儿媳妇守着一麻袋的芭蕉芋兴高采烈的跟婆婆报告:

“妈,我们跟大姑子合买的,把您的份算上了,再加上给秋玲的,给月梅家的,一共买了六十斤。”

她们想着反正到了车站,上了车就把东西带上,也不用多扛着拎着,不是事。

再说谁都不是娇娇小姐,平日里渔网动不动也是十几斤,还有扛海盐,一麻袋也得上百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