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晋王确实对大家无恩。但齐王呢?还不是一样?
不占理的情况下,谁愿意为齐王出生入死?
所以,事情的关键就在于遗诏的真假。
这份诏书当然是真的。
郭业想起来了,在长孙皇后死后,唐军东征高句丽以前,自己与李二陛下曾经有一场长谈。
在这场谈话里面,李二陛下表示,为了不辜负长孙皇后的情义,一定要确保李治继承皇位。
为此,他做了两个决定:第一,不动自己的兵权。第二。给自己一道秘旨--允许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起兵清君侧,拥李治为帝。
自己当然不肯接这份要命的秘旨,当时就婉拒了。
没想到,大唐天子并没有死心,把一份类似的秘旨给了太子府的长史马周。
想必是李二陛下知道马周与自己交好,必要的时候,马周可以把这份秘旨交给自己,让自己力挽狂澜。
不过后来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变化,阴差阳错之下,自己被解除了在长安的兵权,这份圣旨也就成了无本之木--圣旨再有用,也敌不过李二陛下亲自出面呀!
所以,即便太子被废,马周也没把这份秘旨拿出来,只是贴身收藏。
直到李二陛下龙驭宾天,马周才把秘旨拿出来,起到了一举定乾坤的作用。
这还真有点人算不如天算的意思。
想到这里,郭业怀着怜悯的目光看向了李大亮。
他说道:“武阳县公,您一生好名。为了名望,可以拿出全部的财产。为了名望,不惜抛妻弃子。可想没想到,最后会落得一个不忠不义之名吧?事到如今,您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我……”
到了现在,李大亮当然明白自己输定了。大臣们都投靠了过去,光手里这些兵有什么用?
即便自己火拼赢了,大臣们不会跑吗?人家跑回长安城,随随便便就能召集一支大军讨伐自己,自己拿什么抵挡?
再说了,有遗诏在,自己这边到底有多少人会反水?一半?八成?还是九成?
打这场必输之战,即便自己的那些亲信也未必靠得住呀!
完了!全完了!真是悔不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