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满心的沉重回到家中,吴清河原本打算给陆景明打个电话,问一问他的进展,但号码已经拨了一半,又自己放弃了。
如果有进展,陆景明必然会第一时间通知自己。而没有进展的话,自己的询问,除了给他带来压力之外,不会有其余任何用处。
“希望你那接受过基因改造的脑袋真的能给我带来一点惊喜吧。”
此刻,夜已经深了。海原大学物理所之中,视频会议仍旧在进行着。
与会的专家数量已经增加到了几十个人。每一名与会专家手中都拿着一份有关陆景明计算结果的详细证明过程。不时有专家发言,对计算过程之中的一些疑点提出疑问,陆景明则现场给出解答。有一些无法凭借人力计算的数据,还会现场接通超级计算机,调集算力进行运算。
这大概可以算是一个紧急版本的同行评议会。以往时候,这个过程会拖的很长——陆景明要写出一个详细的论文,交给不同的专家团队,专家们提出质疑,陆景明再补充,如是来回许多次,一直到论文得到了同行专家们的认可,才可以将其发表出去。
这个过程通常最短也要半个月的时间,长的话就不知道了,拖一两年的也有。不过现在很显然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人们去浪费。
同行评议自然有其必要性。有时候,一个理论或者公式的出炉,会存在着许多连作者本人都没有发现的疏漏。同行评议,邀请同行们进行挑错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善理论基础的过程。一个人的智慧毕竟比不上多个人。
此刻,有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的质疑都是陆景明以往从未想到过的。这让他不得不现场临时做出了许多数据和计算的补充。但幸好,这个理论从整体上还是经受住了苛刻的同行们的考验。
当最后一名专家也表示自己没有疑问,且认同了陆景明提出来的理论之后,陆景明终于松了一口气。
那么下一步,就到了用这一套理论,去验证其余事物的时候了。
陆景明的这一套理论预示了一个可能,一个人们可以理解的,通过科技手段去抑制黑洞蒸发的可能。
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可行而已,距离工程上将其实现,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是人类世界目前为止,解释所处宇宙的最为有力的武器。但这两个理论却存在着根本的冲突。而弦理论则是试图融合这两个理论的一个尝试。
弦理论将物质最基本的构成理解为一段段的“弦”,类比一条线段,弦理论认为各种基本的粒子其实都是一根弦而已,只是因为弦的不同震动模式,才表现出了不同的性质,并组成了丰富多彩的浩瀚宇宙。
将超对称理论引入到弦理论之中,便变成了超弦理论。
而陆景明一直研究的理论则更进一步。理论认为,弦也不是宇宙的本质,它只是“膜”在一维空间中的外在表现而已。
“膜”在零维空间中就是点,在一维空间中就是“弦”,在二维空间中则是膜。由此,它才有了膜理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