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三五章 暗地打压世家

而且,丁宽自己一直在推行自然科学的建设,丁宽一直在推广的农学、算学、工匠之学等都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只不过还没有形成现代的科学体系。丁宽建立的小学、中学、专科学校教育体系,还需要时间来逐渐发展壮大。

但丁宽要建立新的王朝,作为开国君主,所推行的学说,自然就有了较好的发展条件。丁宽停办儒家太学的同时,却在持续加大各类专业学校的建设力度,未来甚至会设立由丁家皇室支持的真正大学,从而避免儒家思想的一家独大。

独尊儒术之下,造成了汉代“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排序,也造成了社会官本位一元结构。虽然被称为四民,但这四个阶层的社会地位差距极大。

“士”作为国家的统治阶层,被排在第一位。“农”作为社会的基石,是人口最多的一个阶层,也是“士”所统治的对象,是国家的根基。这两个阶层,是两汉的核心阶层。

至于“工”和“商”,对不起,只是农业社会不得不存在的坏东西。“工”被称为奇技淫巧、“商”被称为无奸不商,都是儒家极力打压的对象。

但士人真的不需要工商业吗?恰恰相反,汉代的士人其实在垄断工商业,只不过工商业被内化在了汉代的农庄经济之内,无法自由发展。

丁宽要推行的自然科学,恰恰是“农、工、商”三个被统治阶层所需。

近代工业产生之前,农业技术发展一直十分缓慢,丁宽的《农书》基本已经把当前能够适用的农业技术,都罗列了出来,未来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传播,让《农书》中的知识能够被黔首百姓真正学会。

丁宽推出《农书》的目的,是尽量的增加农业产出,稳固社会的基础,与儒家的重农思想相一致,与士人的冲突并不大。而且农业人口占比太高,丁宽也不可能提高所有农民的社会地位,更不要说用农民去影响士人了。

农人黔首百姓的社会地位无法提升,丁宽却一直在不断提升“工、商”的地位。《农书》之中,丁宽放入了大量农副加工、手工业的内容,就是为了提升手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丁宽在出仕之前,不但利用农庄的产出,与其他世家大族大作生意,而且还亲自远赴酒泉,去与胡人进行贸易,这些动作不仅是为了积累参与诸侯的资本,也是在为抬升“工、商”的地位,做前期的铺垫。

等到丁宽参与平定黄巾之乱,被士人接纳之后,守孝的三年时间,更是在极力的推动家乡陵阳的工商业发展,当时前去与丁宽结交的士人子弟,只看到了一个意外繁华的偏僻县城,但并无法了解丁宽更深的用意。

丁宽鼓动扬州的士人走向大海,用夷州岛的利益捆绑了扬州的世家大族,同样是在为推广自然科学,发展工商也做准备。

航海对科技的依赖自不用多说,丁宽未来要推动海洋贸易,用来进行交换的,肯定不能是普通的商品,只能是各种奢侈的工业制品,如酒、丝绸、纺织品等。海洋贸易的扩大,一定会推动沿海、沿江地区工商业的兴起。

等到丁宽真正的成了一方诸侯之后,一直处于保密状态的工程营也开始浮出水面,虽然为了防止先进的技术被其他诸侯所模彷,仍然有进行技术保密,但在丁宽的势力内部,工程营的地位已经确立了起来。

丁宽当然不会把“工、商”两个阶层的地位,提升到与“士”同一级别,但至少要把工商业,从世家的垄断中解放出来,取消对“工、商”的各种歧视,使其自由发展。

“工、商”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远高于“农”,取消对“工、商”的歧视之后,“工、商”的社会地位,会迅速提升到“农”之上,成为黔首百姓阶层提升的新途径。

“工、商”地位的提高,甚至会吸引部分不能入仕的读书人,转而经营起“工、商”二业,会逐渐改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官本位一元形态。

所谓的世家,其实只是读书人中的小部分,是能够垄断官职的那部分读书人。如果失去了垄断官位的能力,即使连续几代人当官的世家,也无法形成所谓的“门阀”。

丁宽从来没有宣扬过要压制世家,但却一直在削弱儒家的思想垄断,在削弱这些世家的政治影响力,在推行摊丁入亩之时,对豪强提供入仕渠道、进行经济上的补偿,其实都是在培养能与世家争夺官位的力量。

只是丁宽经营的时间还太短,无论是自然科学体系,还是新的非世家出身的官僚,都没有形成足够与世家正面抗衡的势力,只能用时间来慢慢培养,这也就丁宽主动与袁绍罢战十年的真正原因。

袁绍这些诸侯,是丁宽进行内部改革时的反衬,也是丁宽为吸引世家注意力,而特意保留的外敌。等到丁宽用于与世家分权的新势力发展壮大之后,这些诸侯以及汉室朝廷,就没有再留下的必要了。

喜欢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请大家收藏:()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