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刑部尚书,正是身为内阁排行第三的袁成壁。
他主审此案,都察院都御史和大理寺卿胁从办案。
一开始的方向还算正常,一直往军队里查,但是查着查着,突然就有些不对头了,竟是传言是中枢泄露了消息。
这下子事情就闹大了,皇帝亲自过问自此之后,事情也开始不受内阁的控制了。
后来经历了半个多月的调查,终于查清楚,泄露军机的,竟然就是内阁首辅杨言正,而首告之人,便是杨言正的贴身侍从。
杨言正经历了同一天内,被两个信任的人背叛,而且皇帝也没给他多少辩驳的空间,这件事很快就被定罪了,甚至许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虽然后来也有不少人给杨言正喊冤,但是皇帝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旁的人是很难动摇的。
而且这件事从表面上看起来,也是切切实实的证据确凿。
可是现在看着这封信,蒋明菀总算是大概知道了当年这件事的情况。
文则恕在杨言正倒台前,是杨言正最好的朋友,也是当年的那位大理寺卿。
是他利用杨言正的信任,将那封里通外国的信放到了他的书房。
甚至最后从杨家搜出来许多罪证,也有他的手笔。
而他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杨言正不能够帮他加官进爵,他在这件事后,很快就被提拔进了吏部,后来吏部尚书致仕,他又上位成为吏部尚书,成为了威名赫赫的天官。
想着当年杨言正入狱后,文则恕还曾帮杨言正求过情,甚至因为此事,被皇帝杖责过,蒋明菀的心中就十分复杂。
原来当年的背叛者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原来文则恕不是在袁成壁上位后才和他沆瀣一气,而是当年就已经勾连在了一起。
他这许多年,之所以还维持表面的清正,也不过是为了维护家声罢了。
蒋明菀竟是有些不忍心将这封信给徐中行看了,虽然她确信,徐中行应当是对此事早有猜测的。
蒋明菀叹了口气,无论如何,眼前的事情还是要解决,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