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玄幽幽道:“关于姓氏,在秦代以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易中天展开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这是宗法的宗,也是西洋所谓贵族血统论的血统,洋人炒作的那一套,在我天国几千年前就没人玩了,因为这手段太低级,也就现在虎门大陆而国的那群脎逼公知拿了钱在吹捧糟粕当宝贝。”
易中玄补充道:“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这是宗脉的主脉和支脉。”
“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三代以前就是夏商周为三代时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盖因那时候,是王族分封时代,有封地的人,都有自己的氏。”
“这就是‘氏所以别贵戋’的原因,贵者有氏,戋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比如妫姓王氏、姬姓王氏,虽然都姓王,但宗法不同可以结为夫妻,不算近亲结婚,古人之聪慧,可见一斑。”
“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不过到了现代社会五服之外是一定可以通婚的,有的甚至还和老表近亲结婚呢!”
“三代夏商周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以门第别婚姻,以地望明贵戋,这就是资主时代的血统论以及拜金潮流了。”
观众甲还在抖聪明,问:何谓‘贵者有氏?’
易中天翻了翻白眼,
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就是宗法分封制,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比如商朝被灭,武王封武庚为商祀,继祭祠),武庚若是不造反也不会被灭,武庚被灭之后周王又另外封了微仲衍继承商朝香火,这就是宋国也是鲁国孔夫子的血脉宗祠。
孔夫子乃是宋国王孙,这就能解释得通后世的宋朝,为何要给孔家封圣了。
毕竟宋朝能建立,能实现统治,儒家功不可没。
“总之,在我看来,妊姓才是万姓之祖,这一脉与帝俊神话,息息相关,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宝岛的土着,其实也是东夷人和百越人的结合。应该说,百越人,其实就是东夷中的发夷一脉,包括三苗杨越,其实都是共祖的,因为不管是‘扬’还是‘杨’,都和东夷族的扶桑太阳信仰有关系,而这些都是帝俊神话的核心,当然了还有一个常羊山不能忽视,具体的我就不展开了,以免触及某些人的敏感神经。”
易中玄最后做了个总结发言,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观点对不对没关系。
作为公众人物,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
这样才有话题。
有话题,就有流量。
有流量,就能红。
哪怕是黑红,那也是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