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有了加入仁义社的想法,不慌,再看看。
接下来他又观察了一些普通人。
最多的变化就是普通人,以前的底层人空洞的眼神没有了,愁苦的表情也没有了。有的是精神抖擞,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现在的普通人没有了畏惧的表情。有的是坚定的眼神,洪亮的声音。
赵训还走这里走访了街市,甚至在工人俱乐部看了场蓝球赛和舞会。
他看不惯舞会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他看到了一张张年轻人的笑脸。
时代真的不同啊。
休整了一周,队伍在萧红的带领下再次出发。
这一次队伍庞大了许多,有的是赵丰旧部,有的是寻找商机的商人,有的纯粹是随团旅游。
队伍走得慢,纯粹是参观团、教育团。
先到峨眉,了解了峨眉之乱的起因,了解了交粮风波。
赵逊从没实际走入底层,给他的触动太大,以前说大清烂到了根根底底,他还有些不服气,看到当时的动乱,正是他治理西川时期,他羞愧得抬不起头。
底下报给他的通报根本不是这样的。
过了峨眉到了峨边,看到千年匪患在仁义社治理期间被消灭,看到现在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不由得不佩服仁义社。
现在的这条公路,不再走皇木,而是顺着大渡河而上,看着峡峭的山崖,真不知仁义社是怎么做到的。
夷族人来了,一见到萧红亲热得不得了。
修这条公路夷人组织了几十万人,当然大部份是奴隶,为此仁义社向夷人头领提供了大量盐、铁、日用品等物资。
沒有一个安定的后方就不可能有发展,仁义社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取得了具大成功。
为什么自已在任时,夷乱不断,而到仁义社治理时为什么别人不但不打了,反而帮助他们修了这条公路,这又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