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晚意思忖再三,郑重回答:“文科,班主任找我谈了,我还是坚持选文,想学自己喜欢的,我对理化不感兴趣,而且我妈妈也支持我的决定。”
沈星河点点头。
“你呢?”叶晚意问。
“文科。”
“你也选文?”
“嗯,我要做外交官的,当然选文。”
叶晚意闻言笑了笑,揶揄他:“初中的时候是谁对这个职业充满了怨言,现在竟然定了志向要做外交官啦?”
沈星河不理她这一茬,而是问道:“你准备考哪个学校?”
“b大,如果发挥正常的话,当然想上这个。”
“嗯,我也打算考这个学校来着的。”
“挺好的……我们一起加油。”
“嗯。”
临高考前三个月,沈星河接到爷爷电话,说他得回北京参加考试,因为学籍不在y市,在那边属于借读,为了适应两边的教材变化,最好提前回京备考。
沈星河心里不是特别愿意,但是爷爷说这是政策规定,不能改变,他也只好照办。他把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叶晚意,她愣了愣,许久没说话。
“希望你高考一切顺利,加油。”没有多感人的道别,她给了他最质朴和真挚的祝福。
“加油,我们b大见。”
沈星河对于在哪考试,没有太多的想法,然而长期生活在y市的学生和老师却十分清楚,地区间的教育资源是有差异的。
同样是高考,有的省份和地区是地狱模式,有的则是轻松模式。叶晚意很清楚,以沈星河的实力,回北京考试肯定没有问题,后三个月的复习时间,她看着空着的同桌座位,不由得担心起了自己。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就生在罗马。
沈星河没有跟叶晚意讨论过教育公平的问题,也从未听她提起家里的事情,也是在很久以后,他才知道,她有个堂姐,靠着积分落户,做了高考移民,在高考的时候一举击败了一直名列前茅的叶晚意,这件事和他回京考试不能说有什么关联,但是的的确确给了她沉重一击。
三个月在京的复习,对于沈星河来讲,太过轻松了,题目不论是从深度和广度上,和y市训练的难度根本没法比,在这里,教的浅,考的也浅。
她家里没电脑,登录企鹅都是趁着微机课上机的时候看一看消息,沈星河发的消息,她也只能一周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