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章 无本生意不好做

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要问,既然田家镇是一副烂摊子,陈辞修为什么还不赶快放手呢?

这就需要站在陈辞修的角度来考虑了。

从1937年813淞沪会战打到1939年初,这位小委员长在战场上最高光的时刻是在被称为“血肉磨坊”的罗店,除此之外,基本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战绩。

而同时期的黄浩然,却是一场好仗接着一场好仗。特别是留守南京这招棋,更是一下子拉开了军事方面和陈辞修的距离。

后来的徐州会战,功劳黄浩然和李长官各占了一半。桂系表现的越好,越不会受最高当局待见,这点陈辞修吃的很透,所以并不担心,他的对手依旧只有黄浩然一人。

武汉会战开始的时候,陈辞修踌蹴满志的想要好好表现一番,多在军事上捞些资本,好拉进他和黄浩然的距离。

政治方面,陈辞修认为黄浩然还很稚嫩,与他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所以他也不用像黄浩然一样成为中央军的战神,只要不落后的太多,就可以在整体上稳赢黄浩然。

谁知阴差阳错,陈辞修早期在战略布置上下的苦功居然成为了最高当局讲他留在武汉最高指挥机构的理由。远离战场,还如何建功立业?虽然名义上每一场胜利都离不开大本营的运筹帷幄,可报纸却只青睐前线的将领,对藏在幕后的策划者们毫无兴趣。

更要命的是,武汉会战中不再是黄浩然一枝独秀。薛岳、张自忠、俞济时、宋希濂等一大批战将开始崭露头角,其中还有不少是黄埔系,这让陈辞修有了严重的危机感。

直到现在,陈辞修只是中将加上将军衔。还需要跨一道最艰难的门槛,所以眼下急需战功。

陈辞修很聪明,知道面对强悍的日军,玩运动战或者进攻战都不是对手。所以他为自己调了一场足够血腥的防御战。

田家镇和罗店有异曲同工之妙。守是肯定守不住的,既然结果已经注定,那么只需要在过程中做足文章。

扛得久一些,打的壮烈些,这都是能吸引中外记者眼球的素材。一旦占据报纸版面的篇幅大了,时间长了,再找些有力人士托一把。惨烈的失守也可以变成爱国的壮举,到时候,就是军衔晋升的良机。

为了迈上这级阶梯,陈辞修把他的老本第18军全都扔在要塞守备阵地上。

失去指挥权就是将自己的老本全都交给了黄浩然。

任何一个军方实力派都不会喜欢这种处境,因为这样会有被清盘的风险。

用别人的本钱抢别人的功劳,这样的无本生意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会把人给得罪死了……

所以黄浩然现在要接过要塞指挥权,就等于是打乱了陈辞修的布局,两人之间绝对要结下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