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凤山感怀(2)
老人龙飞凤舞之字、笔下之隐诗、老人之话语,让大将军吴世琮重又想起不久前深入锦城求取石碑之事,同时也想起隐诗中衡山之事。
凤山上,建立四十八座寺庙,自从有了山下百姓参与,一切均在顺利、有序进行。唯有石碑之事,却受到最大障碍。而此事正是大将军吴世琮亲手经营。
上一次,虽最初并没想着第一次去就能把石碑取回。可后来,在干瘦老者‘指导’下,终于看到了石碑,也把石碑送到了山下,并用船送到了锦城。
可是后来……
这一切,均为干瘦老头精心安排。吴世琮等人,要不是潜入清江水中逃命,差一点就把自己性命搭上。
作为一名征战沙场之将,更大的阵势、更猛烈的杀伐都见过。可是,对于阴谋算计,是真刀真枪拼过来之武人最疼恨之事。他深深憎恨锦城之干瘦老头,痛恨他的阴谋。
这一劫,他永远记在心里。
今天,看着凤山上这位老人挥毫泼墨,正在练习那首通过老兵军师默默交给他练习之‘隐诗’。也许老人并不知此诗来历,对于他来说,只是完成一项任务,可他却那么投入,那么聚精会神、那么充满激情。将军深深为老人的笔力及专注力所感动。一时之间,脸上一下凝重起来。
他走向前,一手拿起老人笔下之手稿,吓得老人及身边众人不敢大声说话。
“将军恕罪,老朽不知将军到来,一时过于投入,才……”
老人来到凤山已好几天,自他来到山上,老兵军师陶潜交给他唯一任务就是练字,以最好之书法写好此诗。
老兵军师告诉他,练好此诗,到时要写好并雕刻上石碑,这可一点马虎不得。
老人,本就是凤山下寨子里有名之‘秀才’。少时,虽读过一些书,但距离参与科举考试还远远不够。之所以叫他‘秀才’,他是寨子里唯一稍通文墨之人,以至于寨中大小‘事务’都必得他参加,写些对联、红白喜事记账、给百姓写写状纸等。正因为他得到了这样一个锻炼机会,一来二去,他的字练出来了。在百姓中之威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故‘秀才’之名也由此而来。
在大将军吴世琮看来,在昆明,在衡州,在广西,他都曾见过军中文官之笔墨。今天,老秀才之文墨与他们相比,不相上下。
在军中,可能算不了什么,可是,在这荒郊野村,能把书法练得如此高之人,确实让他惊叹,让他不由得走上前去,把老秀才所写之字提直来,又认真看了看。
老秀才刚才一惊,把一张刚刚写好之字,手中之笔落下,正好落在纸上。几天来,老秀才一直在练,可是,在他看来,直到今天,自己聚精会神、全心身投入写成的这一张,才是他最满意的一张。可是,刚才一惊,却把带墨之笔掉在了上面,这么完美、‘满意’之作,就这样涂上了‘污点’。
老秀才不知这诗的具体来历,可是,作为村中‘秀才’,诗中之意,他能略懂一二。既是写好用来刻入石碑、立于山上,就更知其重要。
今天,老秀才练到最好境界,一气哈成。可是,吴世琮等突然到来,把他吓得一跳。才把笔落在纸上。这位叫‘大将军’之人走过去,并把纸提起来,老秀才不知要发生什么,故而赶紧向大将军认错。
“老人何罪之有?”
吴世琮提起纸,正在欣赏老秀才之精妙之作,却不想把老秀才吓成这样。他赶紧伸出双手,把老人扶着,道。
“老夫不知将军到来,故一时急切,把墨涂于其上,有辱其诗了。”
“老人何出此言,是我惊动了您,不想山野之中,能写得如此好字之人,故而让我惊叹之余,才不愿打扰。老人不必惊慌,重写一张就是。再者,墨流于纸上无妨,只是刻入石碑而已,此处可忽略。”
“唉!老夫练了好几天,仅今天这张还能入得了眼,这……”
听老秀才如此说,吴世琮放下手中纸,重新拿起其他草稿。其实,要论笔力、神韵,还真的都赶不上这一张。如果仅是一幅书法,落入纸间的墨迹,还真是坏了这一幅上好作品。可这是用于拓于石碑之草稿,就不必让老人如此内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