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肯定要继续修着,只是现在还有其他事情。”朱允熥说道,“外头也有人劝我,让我先修孝陵、东陵,继续修报恩寺,我准备慢慢来。”
孝陵和东陵的工程是持续性的工程,这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工的。甚至就算是老朱以后葬入孝陵,那也需要持续的修建。
这些事情大家也都完全可以理解,皇帝葬入帝陵之后,不是封上就行,后续还有很多的营建工程。
而为了表明孝心,后继的皇帝肯定也需要持续的投入资源为先皇修建陵墓,这些也都是很多人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
老朱好奇又关心的问道,“报恩寺的事情,你现在是如何考虑的?这个事情也该做。”
老朱对于宗教比较提防,甚至可以说多有打压。哪怕他曾经在寺庙呆过,哪怕当初红巾军起义也是以宗教为旗号,不代表他就是多么的虔诚。
甚至可以说有着这样的一些经历,让他对于宗教的事情更加的谨慎,这么些年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老朱一直都是严格控制。
朱允熥就说道,“报恩寺肯定是要建,应天府的寺庙不该太多,也不能没几个。就是用的人不能太多,我让人慢慢修。”
老朱还是忍不住提醒说道,“别让人误会了你的意思,你跟前有个和尚,现在又修佛寺,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你现在要大兴佛寺!”
朱允熥不觉得老朱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甚至一个不小心,这样的局面说不定也就是发生了,这就不太好了。
想要讨好上位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领会上位者的意思。有些人误解了,或者觉得只要有机会,那就百般去讨好。
朱允熥笑着点头说道,“我心里明白,其实这么些年,不少人都说我们爷孙对佛教、道教不太好。”
“佛寺不能广收田产,他们不事生产!”老朱无比坚决的说道,“真要是不闻不问,那些寺庙就有太多田地,寺庙里和尚也就多了。”
老朱是过来人,自然也就对这类情况有着足够的发言权,他的担心显然也不是多余的。
不要说在元末了,就算是在其他的朝代也是一样,一旦宗教兴盛,必然会兼并很多的土地,这些人比一些地主还会敛财。
而且这些寺庙基本上是吧交税的,再加上出家的人多了,说不定也就是影响一些基本的农业生产了,这显然也不是统治者希望看到的事情。
“我心里有数,只是我大明现在的佛家稍微有些多了。”朱允熥无奈说道,“到了合适的时候,天师府那边也要关照一下。”
老朱也完全可以理解朱允熥的这些担忧,宗教显然也不能是一家独大,要不然肯定没有什么好处。
可是完全没有信仰之类的也不行,很多的百姓就是愿意相信这些。要是完全的取缔肯定不行,只能是朝廷有限制的去引导。
真的要是全面的取缔,说不定又要冒出来一些弥勒教之类的,说不定会喊着‘明王出世’等等,这显然就非常不符合朱家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