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十一章 刘禹锡的七言律诗

罗一探看着他的眼睛。眼前这个男人多年不见,仍不改多疑的性子。这个男人称呼徐国态为师兄,自然也是罗一探的师弟。

“辛亥,阔别多年,连问候都懒得说一声吗?”罗一探说。

“以我们的交情,这种多余的问候阶段应该可以跳过了吧?”

辛亥戴上墨镜,把目光隐藏到里面,但罗一探仍然能感受到他那炽热、怀疑的眼神。

“当然,提前是我们的交情尚未变质。”辛亥突然又说道。

罗一探猛然抬起头。这个师弟匆匆忙忙从广东省部赶来广西的用意此时显得露骨。他竟是前来调查徐国态的死因!可是以他的话语,为什么会带着敌意?难道他怀疑徐国态是我谋害的?

“你这话怎么这么说?”罗一探问到,“朱辛亥,难道你认为你徐师兄是被我杀害的吗?你和国态的感情很好,但我和他也一样!我为什么要那么做?”

朱辛亥看向远处的杜恒三人,用左手的食指往上顶了顶架在他那高挺的鼻梁上的墨镜,一会儿低下头看着自己的黑色皮鞋,许久后又抬头看着罗一探。

“你过来广西就为了调查国态的死因?”

“不……是你们四人!”朱辛亥说道,“你们既没有跨省侦办文函,口供也有纰漏。我在检察院看过你们的口供!你和杜警官及白警官三人说完全一样!这不符合逻辑!”

完全一样?罗一探心想,既然完全一样,为什么也能算纰漏?询问作为取证的重要手段,在排除串通后,只要所有亲身者的供诉大体一致,就能代入侦办主线,甚至可能作为证据存在!

“每个人的三观不可能都一样,关注的事和物的重点不可能都一样!”朱辛亥,“总会有人跳过某个细节与其他叙述样貌错开,但是你们没有,这个情况让我害怕……”

“你害怕什么?”

“我害怕国态师兄的死另有原因!”

“所以你在幸存下来的人中寻找‘另有原因’的动机?”

“我不希望我是对的!罗师兄,老师也不愿看到!”

“关于口供的真伪,你推测的没错。”

罗一探远远地看向徐国态的墓碑,墓碑上贴着他的画像,几个雕刻而成的数字说明他生于何年何月何日、殉职于何年何月何日,仅仅三十几年的生命向世人诠释着警察这个职业的担当和高风险。

“现在有人怀念不好吗?真相你受得住吗?”罗一探继续说,“老师不愿意看到我们任何人堕落腐败,但即使他老人家用一生预防,也无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