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次成功捕获宏原子核后,基地向上级了递交了一份研究报告,立刻使已经被遗忘的球状闪电武器项目重新被重视起来。
基地很快接到的是迁移命令,从北京远郊迁至西北某地。首先迁移的是那些已被捕获的宏原子核,这时它们的数量已达二十五个。将它们放在首都附近,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基地的迁移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捕获宏原子核(现在都被称为弦)的工作一直没有中断,当基地的迁移最后完成时,已经捕获和存贮了近三百根弦。它们大多是轻原子核,看来宏宇宙与我们的宇宙一样,像氢之类的轻元素的丰度最高。但丁仪坚决反对将它们定义为“宏氢核”“宏氦核”之类的,因为现在已经知道,宏世界的元素体系与我们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元素周期表,宏世界的元素与我们的世界是根本不能一一对应的。这些已捕获的弦存贮在西北戈壁上一大片匆匆建成的简易库房中,它们都被吸附在电磁线圈阵列上,每两个线圈的间距至少在八米以上,且每个弦周围还设置了隔断磁场,以确保它们之间的安全隔离。这些库房远远看去很像一大片暖棚,所以基地对外的称呼索性就定为“抗旱固沙植物研究基地”。
对于基地迁移的原因,上级很明确地说明是出于安全考虑,但基地所在的位置却明确地暗示着另一种可能。
这里就是这个国家第一颗核弹爆炸的地方,那在核爆中扭曲的铁塔残余,还有那块似乎是为了忘却而立的小小的纪念碑,就在基地旁边。走不远的路,就能到达当年为核武器设置的目标区,那里有为观察核爆效应而建造的建筑和桥梁,还有大量作为试验目标的废旧装甲车辆,盖革计数仪在那里已不再噼啪作响,核爆的残留放射性随着岁月消失殆尽,据说这些废弃物的相当一部分已被附近的农牧民运走当废铁卖了。
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于弦问题的重要会议,与会者中有包括副总理在内的级别很高的领导人,林云的父亲主持会议,他从紧张的战争指挥中抽出一天时间来开这个会,也说明了弦问题的重要性。
在听完丁仪和其他几位参加弦研究的物理学家长达两个小时的技术报告后,林将军说:“刚才的报告很严谨也很全面,下面请丁教授尽量用非专业的语言为我们澄清几个关键问题。”
丁仪说:“我们对宏世界物理规律的认识还很肤浅,对弦的研究更是刚刚开始,有些问题只能给出一个很模糊甚至不确定的答案,希望各位首长理解。”
林将军点点头,“首先,当两个氢原子弦以临界速度相撞时,我们有多大把握确定它们会发生核聚变?据我所知,在我们的世界,一般只有氢的两种同位素和氦3才能发生聚变反应。”
“首长,宏世界与我们世界的物质元素是很难类比的,由于宏原子核特有的弦状结构,使它们之间的融合变得很容易,所以宏原子间的聚变反应比我们的原子要容易得多。而宏粒子的运行速度普遍比我们世界的粒子慢许多个数量级,这样,从宏世界的角度看,每秒四百多米的撞击速度已经相当于我们世界的临界速度了。所以,达到临界速度的相撞肯定会引发核聚变。”
“很好,下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宏聚变能量的大小和作用范围。”
“首长,正是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变数很多,难以确定,所以这也是我们最担忧的。”
“那我们试着给出一个比较保险的上限,比如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吨当量。”
丁仪笑着摇摇头,“首长,肯定没有那么大的。”
“为保险起见我们就按这个考虑吧,这相当于人类进行过的最大的热核爆炸的当量,上世纪中叶,美国在海上、苏联在陆地都进行过这样当量的核试验,它的摧毁半径大约为五十公里,完全在控制范围之内,那么你们的忧虑何在呢?”
“首长,我想您忽略了一点,宏粒子的能量释放具有高度选择性。传统的核聚变,其能量释放是完全没有选择性的,它的能量与周围所有的物质都能发生作用,大气、岩石、土壤等等,都能够使其能量迅速衰减,所以传统核聚变虽然能量巨大,但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但宏聚变不同,它释放的能量只对特定的物质发生作用,除了这类物质之外,其他物质对宏聚变的能量是完全透明的,如果这种特定物质的量很小,那么宏聚变的能量衰减就很小,可以作用到很大的范围。举个例子:两千万吨级的能量,如果释放目标没有选择性,只是将五十公里半径的区域化为焦土,但如果这能量只与头发发生作用,那么足以将全世界的人都烧成光头。”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但没有人笑,会场的气氛严肃而压抑。
“那么现在,你们是否能够确定某个弦的特定能量释放目标是什么?”
“可以的。我们早就发现微波经过宏电子后,被调制成一种复杂的频谱,不同的宏电子有不同的频谱,如同它们的指纹一样。具有相同能量释放目标的宏电子,也具有相同的频谱。从理论上讲,这种方法对弦也适用。”
“可是在最初取得某一类宏电子的频谱时是要经过能量释放试验的,你们现在主观地认为与宏电子具有相同频谱的弦也具有相同的能量释放目标,有理论根据吗?”
“有的,我们能证明这一点。”
“那么,在已经捕获到的三百多个弦中,都有哪些能量释放目标呢?”
“各类都有,其中最危险的是以有机生命为释放目标的,一旦发生聚变,其杀伤力难以想象。”
“最后一个问题:有以电子芯片为释放目标的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