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中控台那块彩色屏幕,如果在牧野极光问世之前,有人对丰田的工程师说,我们要在车里加一块彩色屏幕,丰田的工程师一定会把他骂的狗血淋头。
为什么要彩色屏幕?
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看的。
一辆车最重要的是稳定性,老款的单色屏幕技术成熟,稳定性强,价格又便宜,而且想要他显示的东西,他也都能显示出来,又何必去设计一块娇贵的彩色液晶屏幕呢?
那种东西不用想都知道,故障率一定会很高,而且实用性极低,不过就是哗众取宠罢了。
可是当李牧真把这东西造出来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原来彩色屏幕竟然有这么多的用处。
它不但可以显示更多更全面的车辆细节,同时还能提供一套非常好用的人机交互感受,源自y技术、在李牧的要求下,重新做了产品设计的导航系统,也同样令人感到惊艳无比。
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原来李牧的思维模式不是另类,而是超前。
大家以为的汽车领域门外汉,其实对汽车,有着比所谓专业人士更精深的认知与了解。
其实,李牧和马斯克其实是一类人,他们都不太喜欢在行业的框架内做事情,而且都喜欢搞点突破和跨界的融合。
马斯克没搞特斯拉之前,谁也没想过,汽车总控台可以用一块触摸屏全解决,更没想过,笔记本电脑里的18650电池,可以拿来做电动车的储能单元。
李牧做汽车也不想在汽车制造厂商的思维里考虑问题,毕竟他也不是一个从汽车制造行业出身的人。
和马斯克一样,他都是从更高精尖、更注重科技发展,更注重用户体验的互联网行业,跨界到汽车领域的人。
他们与传统汽车行业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与做事方式,所以当他们跨界来到汽车领域的时候,他们对汽车领域原本的这帮人,其实形成的是一种降维打击。
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生意,都一定要最深度的了解用户需求,并且最深度的迎合用户需求。
所以传统的车企,更像是手机领域的诺基亚,而特斯拉,更像是手机领域的乔布斯。
李牧现在扮演的也是这样的一个角色。
他现在拿出的这辆车,对汽车领域的冲击,相当于乔布斯当年拿出的第1代,对手机领域造成的冲击。
牧野极光,让日本、德国以及美国的汽车公司,在短时间内,感觉到了兵临城下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