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437章 特色屯耕戍边政策

屯垦戍边,早在秦始皇嬴政之时,就已经是秦廷治边政策的主要内容了。

始皇中国之后,也先后在岭南、河套地区移民屯垦戍边。

其中,派往岭南的,正是第一代征南大将:屠睢,以及后来的任嚣、赵佗二人,带去岭南的五十万人。

这五十万人,便是‘屯耕戍边’政策最真实的写照;

——如果要打仗,这五十万人,就是‘五十万大军’;

而在仗打完之后,这五十万人,便又成了‘五十万移民’。

带着这五十万亦民、亦军的先行者,任嚣、赵佗二人得以横扫岭南,并为秦廷设立了南海、桂林、象等郡;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五十万人,赵佗才得以在秦末乱世毁涧断道,在岭南‘闭关锁国’,得以自立。

这,是秦廷在南方的‘屯耕戍边’。

说到北边,就不得不提到那个令后世人,都感到如雷贯耳的鼎鼎大名。

——秦将:蒙恬!

始皇兼并天下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

后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关东民充实边县。

其后,蒙恬主持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

至秦始皇驾崩沙丘之时,蒙恬率领的‘秦长城军团’,或者说‘秦长城屯耕团’,已经在河套地区设置了四十四个县,对移边民之进行安置。

史书载: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衅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换而言之:蒙恬麾下的三十万‘屯耕团卒’,就曾将头曼时期的匈奴人,乃至匈奴人在内的所有草原游牧民族,逼到了距离长城上千里外的北方。

这一切,无疑都在说明:屯耕戍边,是华夏封建时期抵御外敌、稳固边境,甚至是缓慢向外拓展的不二良策;

与此同时,也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具性价比、成功率的方案。

而具体到如今的汉室,曾经兴起于秦始皇嬴政时期的‘屯耕戍边’政策,却发生了些许变化。

——主要是‘屯耕戍边’四字中的‘戍边’二字,因为汉室第一次施行屯耕政策的方位,而逐渐被淡化。

安东,朝鲜半岛,便是汉室第一次施行屯耕政策的地区。

而这个地区,即算不上汉匈边界,也算不上‘未服’‘方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