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硕等人微微一怔,没想到皇帝会问这个问题。
柳思行说道:“据臣所知,多是一些仕途失意的文人,或是前朝隐退的官员,有在暗中编纂史书。”
李昭目光一凝,语气重了几分,“此类人多吗?都是哪些地方的人?”
“臣无能,具体有多少人?又或是来自哪些地方,臣确实不太清楚。”柳思行低头道。
“哦?原来你全都不清楚。”
李昭微微眯起双眸,深邃的眼底闪过一丝寒芒,犹如捕食前的猛兽。
仅仅是一个眼神,便让大殿内的空气瞬间凝结。
众人心中一紧,大气都不敢出。
李昭心中生疑,觉得柳思行或许是预感到了某些事情,故而装作一无所知。
柳家是江南传承百年的名门望族,他估计柳思行多少有些顾虑,生怕此事会影响到家族的声誉。
李昭沉默片刻,神色愈发冷峻。
他缓缓开口道:“朝中自有专人编纂史书,且史书之撰写,当遵循正统,为朕之江山社稷记实,为后世留正言;民间私自编纂史书,实乃乱象,朕对此甚是厌恶。”
“陛下英明!”众人连忙道。
李昭接着对范硕道:“紫薇阁要尽快拟出一个具体章程来,日后,民间若再有妄为者,应严惩不贷。”
“臣深知事关重大,定不敢有半点松懈。”范硕恭敬道。
冯宁紧跟着道:“陛下,臣以为,除了严禁民间私自撰写史书;像那些,动不动就打着以文会友或是讲学的名义,公开议论朝政的人,亦应加以管制。”
李昭顿时眼睛一亮。
褚子清和范硕诧异的望了眼冯宁。
出身昭武军的冯宁,向来高度忠于皇帝,并不太在乎外界对他的看法。
李昭旋即赞道:“爱卿此言甚是有理,妄议朝政者,实乃居心叵测之人。”
“臣执掌吏部,深知某些人自视清高,冥顽不化;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大儒,或是自称不为名不为利的隐士,表面上是不想当官,实际上是觉得陛下给得官太小,真乃虚伪至极。”冯宁杀气腾腾道。
李昭闻言,目光冰冷如万年寒泉。
他端起茶杯抿了几口茶水,语气看似平常道:“有哪些人啊?”
冯宁躬身道:“臣随便举个例子,岳阳名士张高逸,此人年过五十,在当地素有名望;此人最近写了首诗,诗中有这么一句话:心归宁静悠然处,笑看风云任逍遥。乍一看起来,显得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然而,就在前年,他还托人给臣送了封信,迫切希望能到长安做官。在被臣拒绝后,还妄图花钱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