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是为了肃清这一区域剩余的白莲军,尤其是被遗留在这一段城墙上的人马,对后续进城部队还是具备一定的威胁的。二来是占领城门之后,不但又多了一个进城通道,而且还较城墙上的豁口更为通畅,便于新军和铁炮等火器部队的推进和展开。
由于白莲军早知道城墙可能保不住,因此在城内的巷战准备上下了大功夫,设置了无数的街垒,官军在城内的推进毫无疑问地受到了不小的负面影响。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们还真有点儿打游击的天赋。
然而,虽说巷战通常对于弱势的一方相对友好,可巨大的装备和训练差距还是必须用意志和人命去填的。
恰恰这些农民军最缺乏的东西之一就是意志,毕竟现在日子虽苦,可也不是完全过不下去,起义的原因更多的是受到了蛊惑,如今在官军主力的紧逼之下,白莲军不断吃瘪,之前说的什么天兵天将、撒豆成兵、神功护体什么的全都没了卵用,很多人就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
而且这又不是什么抵抗外族入侵,不抵抗就是个死,说白了,很多人都知道,万一打不过,归降了官军,官军也不太可能将十来万人都杀光。哪怕是何妙顺等人竭力宣传官军的凶残成性,很多人现在也开始怀疑了。
综合上述原因,普通白莲军的抵抗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就算是有各种街垒路障的阻挡,不到一个时辰,官军在两翼的推进就已经超过三分之二,约莫歼灭了一万六七千的白莲军杂兵,其中光是俘虏就有已经过万。而官军自身的伤亡总共也就两三百,真正战死的不足百人。
不过在中路的主干道一线,抵抗就要激烈得多,这一线不仅是有何妙顺在亲自指挥,而且而且部队的精锐程度相对差异确实挺大的。
官军在通过最开始的两轮强攻之后,很明智地选择了稳步推进、牵制为主、两翼包抄断其后路的总体战略。将大多数的火器部队都调到了这一线,直接用大铁炮清扫部分路障街垒,新军以火枪作为掩护,再派少量重铠步兵轮流配合普通步兵冲阵清扫残余角落的战术,以求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
这样推进速度虽然不快,但很好地控制了自身的伤亡,在这接近一个时辰的交战中,原本何妙顺麾下剩余的差不多七千精锐可谓损失惨重,超过三千人损失下来,这支所谓的“天王军”已经是折损过半了。
若是在野战硬碰硬的较量中,即使是相对精锐,也都已经不知道崩溃了几次了,也是亏得是混乱的巷战,再加上他们本来组织程度就比较低,对自身伤亡的感受相对迟缓,才暂时没有彻底崩溃。
不过作为主帅的何妙顺,此时在接到各种战报之后,已经是汗流浃背。两万出头的炮灰部队这才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具体的损失已经无法统计,只知道损失早已过半,城中南北两线的官军,已经推进到距离西侧城墙仅有数百步的距离了。预计最多再有半个时辰,官军就将占领西门,彻底将自己所部包围并歼灭在这略阳城之中。
必须要做出决断了!撤退!
可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官军已经顶上来,双方已经是处于犬牙交错的状态了。要想撤退,必须留下人断后!这种情况下,说得好听叫断后,说得直接一点儿其实就是抛弃一部分人,而且要骗他们去送死。
现在形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何妙顺敢扯旗造反,本质上也不是什么善类,而且他很清楚自己一旦落到官军的手上,绝无半点机会。短暂的犹豫之后马上做出了最果断的决定,他仅仅带了五百最亲近的亲卫,甚至连直属的“天王军”都没有通知,就悄悄从西门溜出了略阳城,顺着城西的官道往西侧的主力追了过去。
虽然是隐秘的遁逃,但数百人的队伍出城,不但没法逃脱官军游骑侦查,同样驻守西门的少量白莲军也是一清二楚。
主帅弃城逃跑的消息,很快就由这些驻守西门的白莲军扩散到了全军,本就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守城白莲军迅速崩溃,大多数杂兵都选择了直接逃出城跑进山里,或者是直接向官军投降。小部分的精锐虽继续抵抗,但力度也明显下降,而且投降的人数也开始逐渐增多。加之杂兵的迅速溃败,西门很快也落入了官军的掌握之中。
略阳城方面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