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大唐的工业体系算是初步建立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联盟的科研中心等项目也初具雏形,大量的研发人员一方面从国立岭南大学来到这里,另一方面则是民间人士,或是盟国的科技界人士。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明确,集中力量办大事,如果大家各做各的就会造成精力和资源的分散,难以形成真正强大的科研力量。
对于新的技术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但对于现在的言玉来说,再世人们眼中所谓的高精尖的东西只不过是最为原始的东西,还很难达到他的要求。
他的要求就是两年之内一定造出真正的强大的飞机,而对于需要造出这类飞机的核心部件,发动机,他也提出了十分严苛的要求,当然那一座像山一样高大的蒸汽机是如论如何也不可能装在飞机上使用的。
轻量化是关键,但这就需要对于技术和其中的每一个部件的加工改造,数以万计的唐联盟科学家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们的愿望也很简单,那就是,按照摄政王李言玉的要求早日完成自己所主管的科研项目,获得丰厚的分成和利润。
这不是做生意,而是做科研,言玉早就将大家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分成了无数个小的科研组织,每个科研组织确定一名领头人,就这样,在领头人的带领下,按照言玉规划的三千多项重点项目进行实质性地推进。
很快,一年过去了,朝廷投入了大约十万万两白银,两年过去了,朝廷今年所投入的力量是去年的十倍,高大一百万万两白银,三年、四年、五年过去了......朝廷的投入几乎已经占到整个大唐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
为什么还是没有结果......
这些人难道真的不适合做这些事情吗,还是以现在的科研力量和人类的觉悟根本达不到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可能。
不......怎么会这样,投入了巨大的金额和财富,再这样下去,整个帝国都要被拖垮了,可是现在三千个项目,还没有一个真正能够交付使用。
尤其是发动机、发电机、航空材料、电子芯片这些关键技术一旦不能突破,将会使其他很多关键环节产生新的问题。
不能这样下去了......
老爷,今年我的财政预算已经下来了......关于科研中心的投入您看是......
说下去......
老臣以为,现在大家所有人都对这些东西产生了一些质疑,但我想这还不是最为根本的,毕竟,他们的项目都是有进展的,很多科技产品的研发已经基本完成了模型等,虽然还达不到真正的量产,可毕竟他们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这些人如果用不好,笼络不住,日后带着他们现有的技术回到本国,谁能猜想得到他们还会不会为我大唐所用......老臣以为,很多事物都是如此,量变产生质变,当你的投入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水满则溢,效益就会显现出来,如果你有十两银子,想要在街边摆一个小摊未必能真正实现盈利,但如果你有一千两银子,在长安西街开一家最高档的酒楼,效益自然就会出现,这是经济学的规律,我想将它用在科研方面也是足以让人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