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五五章 有限支援

盟军在登陆后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德军虽然非常混乱,内部的反希特勒分子也在不停地破坏德军反击但是他们依然在顽强的抵抗,

相比之下,南边登陆的亚约却没有遭受什么大的抵抗,几乎可以说完好的土伦,马赛等港口正源源不断的为前线的亚约远征军带去各种的物资和援兵,在强大的后勤支持下,亚约推进迅猛。

里昂守军投降后,集团军群向这东北方向开始溃逃,比斯开湾和东南部地区的法国抵抗军开始大量收复城镇,随后在自由法军抵达后他们就地加入自由法军序列坐着坦克向前推进,甚至就连那些有苏俄背景的抵抗军也加入了自由法军,

没有在转交城镇等问题上讨价还价,这背后有苏俄方面的支持,苏俄政府专门向这些抵抗军发出电报,要求他们无条件配合亚约和自由法军的行动,至于政治权利之类的事情要留在战后,而英美方面则没有这样的待遇。

这让法国南部许多地区在亚约联军还未抵达的时候就已经被肃清,德军稀少的兵力,后方强大的抵抗军让亚约只需要关注意大利方向和法国东北方向的敌军就行。

而到了自由法国攻克维希,将维希法国彻底扫入历史垃圾堆后,战局则进一步好转,大量倒戈的维希法军也加入了抵抗德军的序列,这让德军的撤退和反击都成了麻烦事,许多关键的交通枢纽以及战略要点被抵抗军和倒戈的维希法军占领,随后他们就开始顽强抵抗直指亚约坦克赶到支援,挫败德军企图。

西南部的德军就是因为抵抗军和维希法军的倒戈而被切断退路,第一集团军大部不得不放下武器投降。

这种情况下亚约联军和自由法军推进速度大大提高,在艾森豪威尔看来他们几乎就是将脚踩到油箱里向前推进。

自由法军的装甲部队已经开始在自己的坦克上刷上解放巴黎的标语,还有一些人举着写满了类似标语的旗帜,

艾森豪威尔决定利用起亚约创造的优势,他亲自向白健生发出电报,希望亚约远征军司令部能够对诺曼底登陆地区提供一些支持,他主要是希望中国陆军航空兵部队能够支援他们一些直升机,以及出动两栖登陆舰。

中国的两栖登陆舰自从在克里特岛露面后就成为了一件明星装备,这种能够大量搭载直升机将兵力垂直投送到滩头防线后方的装备深深吸引了各国军队,现在美英甚至苏俄都在试图建造这种新式军舰,

但是由于缺乏直升机,特别是中国这种能够携带大量士兵以及强大对地火力的多用途直升机,暂时他们还无法拿出能立即投入实战的装备,只能向亚约远征军司令部提出请求,

同时美国英国驻华大使也请求中国政府能够对盟军提供帮助,但是王启文对这些请求一直打着太极,推说需要询问总参谋部和亚约联军最高司令部的意见,而蓝天蔚,张晓准等人也明白王启文的意思,马上表示亚约远征军很难对盟军提供什么直接帮助,

因为到13日,亚约前锋才刚刚推进到第戎附近,距离诺曼底有四百多公里,而且德军已经开始调集兵力拦截亚约联军,德国西线总司令得到了更多的支持,数个党卫军装甲师正在向第戎方向运动,

意大利方向的德军也有异动,德军新式的喷气式战斗机出现在了意大利北部,他们在尽可能的阻止亚约轰炸机部队对意大利北部和法国边境交通线的轰炸,种种迹象都表明,德军将发起一场登陆开始后最大规模的反攻,所以接下来联军必须集结起全部力量挫败德军的反扑。

不过为了凸显对盟军的支持,亚约表示将出动空军进一步帮助盟军打击德军的后方交通枢纽,并提供近地支援。

这个结果并不能让英美两国大使满意,艾森豪威尔也表示了不满,他们觉得中国是在玩北非战场时的老把戏,而且现在他们并不缺乏空军,他们缺乏的是中国那种先进的投放兵力的手段以及地面部队的直接支援,不过这并不能改变中国政府的意志。

从一开始中国政府不希望诺曼底登陆太过顺利,他们希望德军能够有机会在后方调整自己的兵力部署,让他们在多撑一阵子,这将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给英美苏放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在各条战线上的亚约部队推进速度已经慢了下来,主角已经变成了美英苏三方,让德军有机会重新调整,他们受到的损失就会更大,

而根据各种情报显示,在去年德国开始总动员后,他们的工厂效率终于匹配上了这场战争的烈度,工厂生产出了许多的新式装备,德军部队也开始更新他们的武器装备。

这使得德军实际上并同期强悍的多,首先就是德军装甲部队在总动员后的满编率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虽然其中坦克特别是虎豹坦克数量依然不够充沛,只用用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凑数,但是他们至少能保证绝大部分装甲师的装甲团有足够的装甲车辆。

这种中国利用捷克坦克地盘制造的廉价歼击车成了德国装甲部队的救星,足够低廉的造价,远比坦克少的工时以及利于维护和那门能够威胁盟军所有中型坦克的75火炮让这款歼击车撑起了德国装甲部队的脊梁。

现在即使美英中都对德国工业区展开狂轰滥炸,他们依然能够保证这种歼击车的制造速度,反映到前线就是英美苏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向前推进。

此外,使用中间型弹药的新式步枪,超口径反坦克榴弹,喷气式战斗机也开始大量出现在前线的部队中,如果给德国机会重组,并且他们能够保持去年的生产势头,德国可能会给美英苏等国在添上数百万人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