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了城门,吴少傅一路向北而行,打马前行时,她心下发热,突然有些迫不及待,想知道姐姐现在过得如何了?
在路边茶摊打尖时,左边是一桌十几岁的少女,穿着五颜六色的春衫,声音清脆,笑容明媚,大概是结伴出游的,聊起周遭的景色,叽叽喳喳,很是热闹。
右边是一桌做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有男有女,吴太傅听了几句,得知他们是结伴进京打算考一考国子监的。
其中一个少年用狗尾巴草去戳少女的脸,被手里握着书卷的少女拍开:“别吵我,我得多温会儿书,这次国子监的名额,我势在必得。”
少年便叹气:“你这么用功,我看我以后怕是要不如你了。”
少女拍了拍他的肩:“别担心,等我做了大官,我罩着你。”
少年笑了起来:“好!那我也得温书了,你做大官,我至少也得做上个小官才算不辱没了你。”
“好,那我们一起用功!”
吴太傅听着听着,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样有朝气的年轻人总是令人愉悦的。
回想起十几岁时随军师进京城访友的场面,二十余年间,世间已有很大不同。
当初她躲在军师身后,拽着衣角,生怕自己这个乡下孩子在繁荣的京城露了怯。
如今,她已经能在任何场合挺直腰杆。
十二岁的时候,吴二妮从来缩着脖子不敢放声说话,在家中饭桌上不敢吃太多,生怕多吃几口便使父母更急着将她嫁出去;三十二岁之时,吴少傅在京城最有名的写意楼宴客,与政见不同的同僚唇枪舌战,不落下风。
想到这里,她无比感激军师,是邵军师带着她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让她通过亲眼所见,来明了世间道理。
当初她考中进士时,名次其实并不算高,当时她照惯例拜了当科点了她的主考阅卷官为师,那是一位很和蔼的老人,很欣赏她的勤勉。
他对她说过一句话:“如果你足够努力,就可以和男子一样好。”
当初的吴二妮去问邵军师:“这明明是一句好话,为什么会让我觉得不舒服呢?”
军师没有解答,只是笑着让她自己想:“等你想明白的那一日,来告诉我你的结论吧。”
吴二妮并没有想明白,她在这方面始终是有些笨拙的,最后还是那位老人点醒了她。
在她一次上门探望时,老人看着她,笑道:“现在你比你师兄官职都要高了,为师收回当初的话。”
吴二妮怔怔地看他半晌,才反应过来其中含义。
她是个笨人,她很感激生命里遇到的这些贵人,从当初把她从村子里带走的曲红昭,到待她如子的邵军师,再到师父,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教会了她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