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王莽评价终+后续

【何兹全在《秦汉史略》(195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写到:

“在阶级矛盾尖锐化的形势下,统治阶级内部常常有一些人物提出改革的方案,希图挽救政权的危机。……在刘氏政权希望挽救危险局势不成功,便希望换个别家,于是王莽起来了。王莽是由外戚起家的。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元帝的皇后。成帝在位,社会危机严重的时候,也正是王家一家极其贵盛的时候。”

又说:“刘家政权已走上崩溃的路,统治阶级在过着醉生梦死、腐化堕落的生活。一般中小地主阶层却在幻想着一条自救之路。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出来挽救危机。后代封建社会忠于一姓的思想这时还是不强的;反之,在这时期,在思想界占支配地位的却是‘五德终始论’,认为人间的统治者正如五德和四时在宇宙的运行一样,一朝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就要让给别家。

王莽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凭藉他比别人容易爬到政治的最高点的外戚的地位,掌握了政权。幼年的‘孤贫’、儒家思想的训练,这些使他知道当日政治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一般中下阶层的要求,并使他能够取得他们的拥护。”

还说:“他用一切方法在政治上树立威望。当时统治阶级中官僚、知识分子大部分是拥护他的。”】

【而在周谷城《中国通史》上册(195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因为他是贵族的外戚,故能结交权贵;因为他处境特贫,故亦知民间疾苦。他凭着这等阅历经验,要来解决危机;故其所施行,在当时实是崭新的而有革命意味的政策。”

“新政的种种,好像切中时弊。但实行能否生效,却是另一问题。莽的新政,大抵完全失败了。

其所以失败的原因非常简单,即豪民富贾,勾结县令;对于新政,阳奉阴违.其甚者且乘机获利,假新政之名,行自肥之实。这事很寻常。

凡欲解决危机,而政权不在贫民之手,其结果必然是这样的。……于是严重的危机只有待农民起来,自动的解决。”】

【范文澜《中国通史》(1957年,人民出版社)

“王莽对劳动人民也制造了一些好的影响。如王莽令儿子为奴偿命,郡国发生旱灾、蝗灾,王莽带领一些官吏富豪献出钱财、田宅分配给贫民、贫民免纳租税,分配给贫民。派使者捕蝗、民间捕蝗给以酬钱等。”

“王莽变法的真实意图是在停止田宅奴隶的买卖,借以停止豪强对土地人身兼并的继续发展。这当然又是十足空虚的幻想。”还说:“事实上五均六管是王莽把持工商业,实行最大限度的剥削。”

“王莽的侵略战争,完全是一种狂妄愚蠢的行动。”】

【而1956年发生了某些事。】

【所以李鼎芳在《王莽》(1956,上海人民出版社)写道:

“在许多历史论着中,王莽曾被称为改良主义者的,我也曾这样认为过。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王安石的变法和近代史上的改良主义,就会发现他们和王莽都是有所不同的。

读到史学家们批判王莽的文章,和在教学中对这个问题的研讨,都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去年因写《论王莽》一短文,在《新史学通讯》发表。

今年在批判胡适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运动中,想到认为王莽是一个改良主义或很可能是中了反动的胡适思想的毒,愈觉得王莽有进一步批判的必要。”】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1979年)

“王莽凭借王家的声势,广泛结交权贵和士人。他平日装出‘谦恭俭朴’、‘勤学博览’的样子,取得地主阶级中许多人的好感和信任。”

“他执政以后,‘附顺者拔擢,忤恨者诛灭’,很快就在自己周围纠集了一群党羽。同时,又采取各种手段,大肆笼络人心。……受到王莽收买的这部分官僚、贵族和儒生把王莽看成是他们的保护人,也不遗余力地为他制造舆论。”

“王莽是一个惯于耍弄阴谋的野心家、两面派。”不仅“装模作样地辞让赏给他的大量土地和金钱”,“对人民也施加了一些欺骗性的小恩小惠”,还“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的形象”。】

【而自1980年以后,则迎来一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