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移交到这位道台大人这里,他马上就将和稀泥的招数用上了。他深知湖南民风彪悍,此事如果办不好,恐怕乡绅聚众闹事。不如先把官场难事告知这些乡绅,让他们聚众去外国领事馆闹事,外国领事看见老百姓行动起来就会害怕。到这时,再由官府去说服百姓。而外国领事见他压服了老百姓,也会感谢官府。于是,他马上前往拜会几个当地有威望的乡绅,要他们齐心合力去为百姓申冤,而且还为国家争了面子。此话一出,大家都一致称赞道台是个好官。
之后,他去告知领事,如果这案子判轻了,害怕老百姓不服前来闹事。外国领事听他这么一说,一看窗外围着黑压压的人群。道台又说:“领事大人不必害怕,只要此事处理妥当,必然没事。”案子判完后,道台大人两边都落好。
这位道台观察了两面的情况后,出面打圆场,成功地化解了一场动乱。
【案例解析】
打圆场的目的就是为了息事宁人,让双方都对处理结果满意,当然要提前根据情况做好分析,上面的故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管是哪个行业的人都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和稀泥”,懂得“打圆场”,无疑让你在这个社会上多了立足的根本,让你比别人多了一些优势。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因意见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这种情况该怎么打圆场呢?其实人有长短,面无厚薄。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要面子!有涵养的人自然懂得给别人留面子,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发生了尴尬,他们也知道怎样把“圆场”打好。
“打圆场”不是阿谀奉承,它是一种从善意角度出发的语言艺术。将这种语言形式的尺度把握得当,能让你化解更多的尴尬,摆脱更多不利的境地。
【聊天要点】
凡事都有诀窍,打圆场也有打圆场的学问。归纳起来,我们在社交活动中巧打圆场的学问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说明真情,引导自省
当双方为某件小事争论不休、各说一套、互不相让、纠缠不休时,无论对哪一方进行褒贬过分的表态,都犹如火上浇油,甚至会引火烧身,不利于争端的平息。因此,此时只能比较客观地将事情的真相说清楚,而不加任何评论,让双方消除误会,从事实中反省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引导他们各自多做自我批评,使矛盾得到解决,达到团结的目的。
2.岔开话题,转移注意力
如果属非原则性的争论,双方各执一词,而这场争论又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不妨岔开话题,转移争论双方的注意力。
3.归纳精华,公正评价
假如争论的问题有较大的异议而双方又都有偏颇,眼看观点越来越接近,但由于自尊心,双方又都不肯服输,不妨将双方见解的精华归纳出来,也将双方的糟粕整理出来,做出公正评论,阐述较为全面的双方都能接受的意见。这样,就把争论引导到理论的探讨、观点的统一上来了。
4.调虎离山,暂熄战火
的争论,发展下去就成了争吵,甚至导致大动干戈。如果双方气正旺,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应冷静下来,当机立断,借口有什么急事(如有人找,或有急电),引当事人走开,暂时脱离争论,等消了火气,头脑冷静下来了,争端也就趋于平息了。
如你想让两个过去抱有成见的人消除前嫌,假如你的亲人突然到过去关系很坏的人而你又在场,假如你作为随从人员参加的某个谈判暂处僵局……作为第三者,你应首先联络双方的感情,努力寻找双方心理上的共同点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一幅名画、一张照片、—盘棋、一个故事、一则笑话、一句谚语、一段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乃至一杯酒、一支烟都可能成为双方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融洽气、打破僵局的契机。
软硬兼施,才可有效“领导”对方
交际是一个善变,没有定局的过程,它需要软硬兼施、刚柔并济。俗话说:“人无钢则不立。”但也有“木太直则折”的说法,太过强硬,会显得无情尖锐;太过软弱又容易被人忽略或被人欺负。所以,一味强硬或一味软弱都不是好的处世方法,软硬兼施、刚柔并用才是好手段。
有这样一个故事:
电器公司的杜老板是个脾气非常不好的人,有时他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动不动就向员工发脾气。很多人都认为,他的员工肯定非常讨厌他。于是,有人想看杜老板的笑话,就专门去问了员工。
结果员工小李却说:“我们老板很好,他虽然脾气不好,但也会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