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苏杭地区自唐朝开始就是繁华富庶之地,人口稠密,商业发达,是朝廷赋税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然而,方腊起义对江浙地区的经济冲击很大,杭州作为江浙重镇,首当其冲。
魏文秋走马上任杭州知府之后,如何快速的恢复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向朝廷缴纳更多的赋税,成了摆在他书房条案上的头等大事。
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柔和的政策和措施,在重视农桑的同时,大兴商业,充分发挥杭州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调动百姓们的生产积极性,鼓励人口流动,经济形势日益好转。
就在百姓们逐渐忘却方腊起义带来的战争创伤的时候,杭州城出现了大规模的兵马调动,这让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惶恐不安,一时间慌乱情绪蔓延,流言纷飞。
赵桓本来不想暴露自己的行踪,但为了稳定局势,迫不得已只能让魏文秋出榜安民,说是太子殿下莅临杭州城,兵马调动乃是例行公事,百姓的恐慌情绪这才稍稍有所缓解。
“到底是江浙之地,骨子里透着一股柔弱,不似北方民风彪悍,一看到兵马调动就人心动乱了。”
赵桓亲眼目睹了杭州百姓从安定到恐慌,再由恐慌到安定的整个过程,不由得发出慨叹。
魏文秋听了,苦笑道:“自方腊叛乱之后,江浙之地,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百姓怕动刀戈,朝廷财政也经不起战乱的折腾了。”
赵桓说道:“在下江南的路上,子羽提出‘以安为主,以剿为辅’定乱策略,主张招安那帮明教逆贼,魏大人有什么看法?”
魏文秋在太子赵桓南下之前,就收到了梵羽的来信,信中透露了他主张招安的想法,魏文秋对此大为赞赏,毕竟江浙的动乱刚平定,经济恢复稍有起色,实在是经不起战争的摧残了。
“下官来杭州之后,曾派人做过详细的调查,结果发现,叛贼多为衣食没有着落的百姓,百姓流离失所,成为流民,流民被妖人蛊惑,遂成为叛贼。叛贼并非真心背叛朝廷,实则是愚昧无知,为了裹饱肚子,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而已。”
“叛乱起后,江南百姓死伤无数,大面积土地荒废,商业凋零。如今正值春季耕作时节,倘若再动刀戈,怕是会有更多百姓流离失所,引起民变,从而给朝廷赋税增加负担。下官也以为,不若朝廷给那些叛贼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给予他们土地,征收赋税,从而一举两得。梵先生所献之策,乃是利国利民之法,下官完全赞同。”
魏文秋把早就想好的应答之策说了出来,贼首方腊已死,余孽不足为患,与其大动干戈的剿灭,不如招安,然后分而治之,这样才能永绝后患。
赵桓从魏文秋的话中听出了两个关键点。
第一,明教逆贼不是真心背叛朝廷,乃是形势所迫,尚可以招抚教化。
第二,江南之地饱经战乱,已经经不起刀戈折腾了,这点从杭州城军队例行调动,百姓们人心惶惶即可看得出。
弄清楚了这两点之后,赵桓心中无比郁闷。
早在东平府的时候,梵羽就向他献策以招为主,剿为辅。
只是,心高气傲的他压根就没想过招安,朝廷大军连贼首方腊都灭了,更何况这些余孽?必须要以雷霆万钧之势将其镇压,如此才能树立朝廷的权威。
然而,来到杭州之后,赵桓发觉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