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皇后的双亲早亡,安葬在观津。这时薄太后就向有关官员下诏,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在清河设置园邑二百户,由长丞侍奉看守陵墓,一切都按照灵文园(薄太后父亲的陵园)的规格和礼仪办。
窦皇后的哥哥是窦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在四五岁的时候,家境贫寒,被人拐走后卖了,家里人都不知道他被卖到哪里。他被转卖了十几家,最后被卖到宜阳。少君为他的主人进山烧炭,晚上共有一百多人睡在山崖下,结果山崖崩塌了,其他人全都压死了,只有少君一人脱险。他为自己算了一卦,算出几天之内他将要被封侯,就找了个机会跟从主人去了长安。听说刚被封立的皇后姓窦,她的家乡在观津。虽然广国离家时年龄还小,也还记得自己老家的县名和自家的姓,还记得曾与姐姐一起采桑时从树上掉下来,把这些记忆当作证据,广国上书陈述了自己的经历,说自己是皇后的弟弟。窦皇后向文帝禀告了这件事,广国即被召见,问了他一些问题,他一一详细地说明了情况,果然是他。又问他还能提供什么证据,广国回答说:“姐姐离开我往西去的时候,我们是在驿站的屋子里诀别的,姐姐乞来米汤给我洗头,又讨来食物给我吃,然后我们才分别的。”于是窦皇后就抱住弟弟痛哭了起来,泪如雨下。左右侍从的太监、宫女们也都伏在地上哭泣,一起陪着皇后悲伤。于是皇上赏赐给他很多田地、房舍和金钱,给窦氏兄弟以封赏,让他们迁居长安。
绛侯周勃、将军灌婴等人都说:“我们这些人还活着,可是我们的命都悬在窦氏兄弟的手里。他们两人出身低微,不可以不给他们选择好的师傅和宾客,否则,他们又会再次效法吕氏闹出大事来。”于是就让年长而又品行端正的先生和他俩在一起。由此窦长君、窦少君都成为谦恭礼让的君子,不敢凭借他们尊贵的地位而对人傲慢骄横。
卫皇后字子夫,出身微贱。可能是她家号称卫氏,她的家位于平阳侯的封邑里。子夫是平阳公主的歌姬。武帝刚刚即位的时候,好几年都没有儿子。平阳公主找到了十几个良家女子,精心地打扮她们并把她们都安置在自己家里。武帝在霸上举行除灾求福的祭祀礼仪回来时,顺便去看望平阳公主。公主让美人都出来见武帝,这些美人武帝都不喜欢。饮完酒之后,歌姬进来了,武帝看见这些歌姬后,只相中了卫子夫。这天,武帝起身换衣服,子夫侍奉他,于是她在皇帝的衣车中得到亲幸。武帝回到座位后,非常高兴,赐黄金千斤给平阳公主。公主顺势奏请皇上把卫子夫带入宫中。子夫上车前,平阳公主抚着她的背说道:“走吧,好好吃饭!努力吧!如果哪天尊贵了,别忘了我。”子夫入宫一年多,竟然没有再次得到皇上的亲幸。武帝挑出一些不中用的宫人,打发她们出宫回家。因而卫子夫得以再次见到武帝,她哭泣着请求皇上让她出宫。皇上对她产生怜爱之情,就再次亲幸她,于是子夫有了身孕,受到的尊宠一天比一天多。武帝召见了她的哥哥卫长君以及弟弟卫青,让他们担任侍中。后来卫子夫长期得到皇上的亲幸,备受宠爱,她共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名叫据。
当初,当今皇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娶了大长公主的女儿为妃,他登基为皇帝,妃子就立为皇后了,姓陈,一直没有生孩子。皇上之所以能够继承帝位,有大长公主的功劳,所以陈皇后骄横高傲。听说卫子夫经常得到皇上的亲幸,陈皇后非常气愤,好几次要去寻死。皇上也因此而更生气。陈皇后施用妇人惑人取悦的邪术,此事后来被武帝觉察,于是便废了陈皇后,立卫子夫为皇后。
陈皇后的母亲大长公主是孝景帝的姐姐,她曾多次责备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道:“没有我的功劳,皇帝就登不了基,即位以后竟然就抛弃了我的女儿,他怎么能这样不自爱而忘本了呢!”平阳公主道:“是陈皇后没有生儿子的缘故才被废的。”陈皇后非常渴望能生个孩子,请医生所花费的钱达到九千万之多,然而终究未能生子。
卫子夫当上皇后的时候,卫长君已经死了,皇上就让卫青当将军,因他抗击胡人立下战功,所以封他为长平侯。卫青的三个儿子尚在襁褓之中,都被封为列侯。至于卫皇后的姐姐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也因立下战功而被封为冠军侯,号称骠骑将军。卫青则号称大将军。立卫皇后的儿子刘据为太子。卫氏家族以军功起家,有五人被封为侯。
齐王世家
朱虚侯刘章二十岁的时候,充满了年轻人的血气魄力,他因刘氏得不到职位而感到愤愤不平。刘章曾侍奉吕后宴饮,吕后让他当酒吏。刘章亲自请求吕后道:“我是武将的后代,请您允许我按军法行酒令吧。”吕后说:“可以。”酒兴正浓的时候,刘章献上歌舞以助兴。过了一会儿又说:“请让我为太后唱首耕田歌吧。”吕后把他当作小孩子一样看待,笑着对他说:“想来应该是你的父亲知道种田的事,你生下来就是一个王子,怎么会知道有关种田的事呢?”刘章对吕后说:“我知道种田的事。”太后说:“那你试着跟我说说种田的事吧。”刘章说:“深耕密种,留苗要稀疏,不是同类,坚决要铲锄。”吕后听了他的话之后,默默不语。又过了一会儿,吕氏家族中有一人喝醉了,就逃离了酒席,刘章追上前去,拔剑将他杀了,然后回来向太后禀报说:“有一个人擅自逃离酒席,我谨按军法把他给杀了。”太后和左右大臣都感到大大地惊愕,既然已经允许他按军法行酒令,也就没有办法治他的罪。酒宴也因此而结束了。自此以后,吕氏家族的人都十分惧怕朱虚侯,即使是同朝的大臣,也都依从朱虚侯。刘氏的声势又逐渐强盛了起来。
齐厉王的母亲是纪太后。纪太后把她弟弟的女儿嫁给厉王为后,厉王不喜欢他的表妹纪氏女。太后打算让纪氏家族世世代代在王宫受宠,就让她的长女纪翁主到王宫来整顿后宫的秩序,不准其他妃嫔宫女接近齐王,想让厉王喜爱纪氏女。而厉王却趁机和他自己的亲姐姐翁主通奸。
有个来自齐国的宦官叫徐甲,他进入汉宫去侍奉汉皇太后。皇太后有一个爱女叫修成君,修成君不是刘氏家族的人,太后更为怜爱她。修成君有个女儿叫娥,太后想把她的外孙女娥嫁给诸侯,于是宦官徐甲就主动请求出使齐国,保证自己一定让齐王上书请求娶娥为后。皇太后听后非常高兴,就派徐甲去齐国传话。当时,齐国人主父偃得知徐甲出使齐国的目的是为了齐王娶王后的事,就趁机对徐甲说:“如果事情办成了,希望您替我说一说好话,我的女儿愿意去齐王的后宫服侍齐王。”徐甲到齐国以后,先把此事向外透露了一番。纪太后听后大怒,说:“齐王已经有了王后,后宫嫔妃也足够了。况且徐甲原本就是齐国的一个贫民,穷困至极才去做宦官,入朝侍奉汉皇室,没做过什么好事,又想来祸害我们的家庭!那个主父偃算是什么东西?竟然也想让他的女儿进后宫!”徐甲非常尴尬,回京却禀报皇太后说:“齐王已经同意娶娥为后了,可是有一种后患,恐怕落得像燕王一样的下场。”燕王就是由于和他的女儿、姐妹们通奸,最近才被论罪处死的,封国也被废,因此徐甲故意用燕王的事来暗示太后。太后便说:“以后不准再提把外孙女娥嫁到齐国的事了。”这件事渐渐传到天子的耳中。主父偃也由此与齐国产生了嫌隙。
主父偃那时正是天子身边的红人,专断政事,趁机对天子进言:“齐国的临淄有十万户人家,贸易税收每天能达到千金,人口多而且生活富足,生活水平超过了长安,到这种地方做王的,如果不是天子的亲兄弟,就应该是天子的爱子。如今齐王和皇族的关系日益疏远了。”接着他又不慌不忙地怂恿道:“吕太后在世的时候,齐国就想谋反,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孝王差一点也参与叛乱。现在又听说齐王和他的姐姐发生了乱伦的事。”于是天子就拜主父偃为齐国丞相,并且要他查办这件事。主父偃到齐国之后,就抓紧盘问齐王后宫的宦官中曾经帮助齐王和他姐姐翁主私通的人,命令他们在供词和证据中都要牵涉到齐王。齐王年纪尚小,害怕因此获大罪被官吏逮捕诛杀,就饮毒自杀了。他子嗣断绝,没有留下后代。
这时赵王害怕主父偃如同废除齐国那般废除赵国,担心他要渐渐地离间汉家骨肉,于是就向天子上书,告发主父偃是因为收取了贿赂以及因与齐国解下私怨,所以才对齐国说长道短。天子也就在不久之后囚禁了主父偃。公孙弘说:“齐王因忧愁而死,没有留下后代,封国的领土已归入朝廷,若不诛杀主父偃,就无法平息天下人对他的怨恨。”天子最终杀死了主父偃。
萧相国世家
相国萧何是沛县丰邑人。由于他通晓法律且有无与伦比的公正处事的才能,所以曾经担任沛县县令手下的功曹掾。
汉高祖刘邦还是平民老百姓的时候,萧何曾多次凭着官吏的职权护着他。高祖当了亭长后,萧何也常常帮助他。高祖以一名小官吏的身份去咸阳服役,其他官员们都送他三个大钱,唯独萧何送他五个大钱。
秦朝的御史奉命督察郡政,萧何经常跟着他的上司办事,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清清楚楚。于是就让萧何担任泗水卒史,萧何在公务考评中名列第一。秦朝的御史打算回朝后进言把萧何调回身边,萧何一再坚决辞谢,才没有被调走。
等到高祖刘邦起事做了沛公后,萧何做他的县丞,常常督办公务。沛公进入咸阳后,将领们都争先恐后地奔向府库,瓜分那些金帛财物,唯独萧何入宫首先收集秦朝丞相、御史掌管的律令条文、图书等文献资料,并珍藏起来。沛公做了汉王后,任命萧何为丞相。项王军队和各诸侯军队在咸阳屠杀焚烧了一番后就离去了。汉王之所以能够全面详尽地了解天下各地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哪个地方穷,哪个地方富,百姓的疾苦等,都是由于萧何完好地保存了秦朝的文献资料的缘故。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于是汉王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这件事的详细经过都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一文里。
汉王率兵东进,前去平定三秦,萧何作为丞相则留守治理巴蜀,安抚民众,劝导百姓安心生产以供给军队粮草。汉二年,汉王与各诸侯一起攻打楚军,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治理栎阳。萧何制定了各种法令规章,为汉朝建立了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萧何每做一件事之前总是先禀报汉王,得到汉王的允许后,才施行这些政事;如果有些事来不及禀报汉王,就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等到汉王回来时再向他当面汇报。萧何在关中按照户籍人口征集粮草,经水路运送给前方军队。汉王曾多次打败仗,狼狈逃回来,萧何总是及时征发关中士兵,填充军队的缺额。汉王也因此把关中政事全部委托给萧何处理。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在京、索之间长期对峙,这时汉王多次派人回关中慰劳丞相萧何。鲍生对丞相说:“汉王自己在战场上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人来慰劳您,这是对您有了怀疑之心。为了您考虑,不如把您的儿孙兄弟中能打仗的人都派到前方去效力,汉王必定会更为信任您。”于是萧何采纳了他的建议,汉王非常高兴。
汉五年,项羽兵败身死,高祖平定了天下,于是论功封赏。由于群臣纷纷争功,所以历时一年多,也没能决定下来谁的功劳大谁的功劳小。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将他封为酂侯,给予他的食邑是最多的。功臣们都说:“我们一个个身披战甲、手执利器,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也经过几十次战斗,我们攻占城池,夺取土地,都立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而如今萧何并没有立下这样的汗马功劳,他不过是靠着舞文弄墨耍耍嘴皮子,也不参加战斗,为什么他的封赏反倒在我们之上呢?”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群臣答道:“懂得。”高祖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祖说:“打猎的时候,追咬野兽的是猎狗,可是发现野兽的踪迹,指出野兽所在的是猎人。而今你们诸位仅是能捉到野兽而已,你们所做的是猎狗的事情。至于萧何,他发现野兽的踪迹,并指明野兽所在,他所做的是猎人的事情。再说诸位大多只是一个人追随我,多的也不过一家两三个人。而萧何发动自己本族的几十个人都来追随我打天下,这份功劳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于是群臣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列侯全都已经受到封赏后,等到向高祖奏请排列位次的时候,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出生入死攻城夺地,身上的伤口有七十处,他的功劳最多,应该排在第一。”高祖已经在封赏上委屈了功臣们,较多地封赏了萧何,现在到排列位次时,就不好意思再反驳大家的意见,但在他的心中仍是想把萧何排在第一。关内侯鄂千秋进言道:“各位大臣的主张都是错的。曹参虽然南征北战,有夺取地盘的功劳,但这只不过是一时之间的事情。汉军与楚军相持五年,常常损兵折将,大王也独身逃走好几次了。然而萧何常常及时从关中派遣新兵来补充前线汉军的缺额,而这些都不用大王下令,他自己就做了,正值大王最危急的时刻将几万大军送来以解燃眉之急,这种情况已经有很多次了。汉军与楚军在荥阳对峙数年,军中没有粮草,萧何从关中通过水路运来粮食,使得军粮供应从不缺乏。虽然陛下曾多次失掉山东地区,而萧何却一直牢牢地守住关中以等待陛下回来,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劳啊。如今即使失去几百个像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又能有什么损失?汉室不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得以保全的。怎么可以让一时之功凌驾在万世之功之上呢!应该是萧何排第一,曹参居次。”高祖说:“好。”于是便确定将萧何排到第一位,特别恩许他可以带剑穿鞋上殿,上朝见皇帝时不必行小步快走的礼仪。
高祖说:“我听说,举荐贤才的人应该受到上等的封赏。萧何的功劳虽然很高,但是经过鄂君的讲说后才显得更为显赫。”于是根据鄂君原来就受封的关内侯食邑,加封他为安平侯。当天,萧何父子兄弟十几个人全都得到了食邑。后来又加封萧何两千户,这是由于高祖过去到咸阳服役的时候,萧何曾多送给他两个大钱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