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成帝脸色也阴沉了下来。
本以为可以坐山观虎斗,随他们争,他只需要最终定夺,该赏的赏,该罚的罚便是。
谁知道居然没斗起来。早知道这个二儿子这样软弱,他该派人在路上便暗杀了他,至少还可坐实了太子的罪名!
萧云朔这时才施施然跪下来,道:“父皇,当时军情危急,北戎大军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攻破雁门关,儿臣也是事急从权,实在无暇再禀明父皇,这才不得已接受了二皇弟的提议。父皇若是要罚,便罚儿臣好了,千万不可怪罪二皇弟。此次儿臣能够大破北戎,二皇弟的功劳也举足轻重啊!”
不等聿成帝开口,随萧云朔一起进京的武将们,以及一部分听说太子还活着,便改弦易辙的朝臣们都纷纷跪下来求起情来。
“皇上,此次大败北戎,还气死了北戎大汗,使得北戎两位亲王互相内乱纷争,再不成气候,都全凭两位皇子的决断谋略。太子和二皇子都居功甚伟,有功不赏,反而罚之,只怕要被天下人所诟病,也寒了天下人的心,还请皇上三思啊!”
“皇上,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殿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在算不上是违抗圣旨啊……”
聿成帝脸色愈加不好看起来。
朝堂上跪下来一大半的人都是附和太子无罪的大臣,其中不乏曾经站队二皇子或者六皇子的人,心中阴郁,脑子里过了一遍,或者一意孤行,直接下令赐死萧云朔的选项。
不行。
太子是率领着十万大军胜利班师回朝的,但若是换一个说法,那便是率领大军‘清君侧’逼宫而来!
虽说这十万大军名义上都是大聿的军队,该听他这个皇帝的。
但……一旦他下令赐死太子,太子绝不会乖乖伏诛,届时,这十万大军究竟是听他这个皇帝的,还是听太子的,却还真不好说!
这个险,他不能冒。
聿成帝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阴郁,道:“够了。众位爱卿都不必说了。太子和瑞王随机应变,驱走北戎,守住了我大聿河山安危百姓安定,其功甚伟,该赏!虎符之事,任何人不得再提!”
这也算盖棺定论,朝堂上的大臣们互相看了看之后,都跪下来高呼万岁圣明了。
接下来是论功行赏。太子举荐了沐玄以及其他在英勇作战的将士,聿成帝都一一封赏了,就连二皇子萧云琮,也得到了封赏,在原来瑞王的年俸基础上又加了一成。
到了太子,不等聿成帝开口,萧云朔却先开了口:“父皇,儿臣作为大聿太子,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本是分内之事,封赏之事,儿臣不敢受。不过,儿臣却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父皇成全。”
聿成帝淡淡地道:“太子但说无妨。”
萧云朔这才说道:“父皇,母后和九皇弟以及儿臣的太子妃,此次也随着儿臣一起回京了。以往她们受儿臣被诬谋反之事牵连,被流放幽州,后来母后虽自请不愿回宫,但从头到尾,母后九皇弟和太子妃都绝无任何错处,而且母后现在容貌已经恢复,是以,儿臣请求父皇恢复她们的爵位,将她们迎回宫中!”
这话也没什么毛病,聿成帝对此也可有可无,他最忌惮的从来都是自己这个功高盖主的儿子,秦梦月性子单纯,太子妃倒是做了不少事,全大聿百姓都甚是推崇,但说到底不过是女流之辈,也不足为惧,因此,正要答应——
却不料赵相突然再次出列,道:“皇上,微臣以为不妥,皇后娘娘当日直言容貌被毁,不愿回宫,现在反而又请求回宫,若是让天下人得知大聿国母容颜尽毁,岂非有伤国体?至于太子妃,听闻太子妃曾经二嫁给一个寻常商人,又怎么还有资格做太子妃?”
他儿子死在萧云朔的手中,便是二皇子怂,不敢争了,他却绝不会就此罢手!
只要皇后不回宫,他女儿赵妃便还有希望做皇后,便是萧云琮不争气,到时再让赵妃生一个小皇子,也是名正言顺的皇后嫡子,他再辅佐那一个便是!